量的理论思考[j]. 当代经济研究, 2019(3): 32-40.
[17]周小亮, 吴洋宏.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评价:基于经济增长动力视角[j]. 社会科学研究, 2019(3): 8-18.
[18]吴武林, 周小亮. 中国包容性绿色增长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及应用[j]. 中国管理科学, 2019(9).
[19]孙湘湘, 周小亮.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、要素市场扭曲和经济增长[j].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, 2019(1): 13-18.
[20]周小亮, 吴武林. 中国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测度及分析[j].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, 2018, 35(8): 3-20.
[21]吴武林, 周小亮. 中国包容性绿色增长测算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[j]. 社会科学研究, 2018(01): 27-37.
[22]周小亮, 吴武林, 廖达颖. 我国区域包容性绿色增长测度与差异研究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8(8): 42-49.
[23]孙湘湘, 周小亮. 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影响研究——基于门槛回归的实证分析[j]. 国际贸易问题, 2018, 428(8): 98-111.
[24]孙湘湘, 周小亮. 服务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效率[j]. 经济与管理研究, 2018(8): 53-64.
[25]卢雨婷, 周小亮. 耦合路径视角下科学、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[j]. 统计与决策, 2018, 34(16): 122-126.
[26]周小亮, 卢雨婷. 改善民生的理论逻辑、财富结构与制度基础[j]. 学术月刊, 2017(4): 60-72.
[27]蔡乌赶, 周小亮. 中国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效应[j]. 经济学家, 2017(9): 27-35.
[28]周小亮, 吴武林, 廖达颖. 技术创新、能源效率与大气污染的动态作用机制[j]. 福州大学学报, 2017, 31(05): 39-47.
[29]卢雨婷,周小亮. 科学与技术耦合路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——基于五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[j].亚太经济, 2017(2): 135-145.
[20]周小亮, 李婷.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演化下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研究[j]. 东南学术, 2017(1): 189-197.
[12]周小亮, 吴武林.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视角下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——以福建省为例[j]. 福建论坛(人文社会科学版), 2016(9): 150-159.
[26]芮晓霞, 周小亮. 效率与民生相统一的产业布局分析[j]. 经济与管理研究, 2015(9): 90-95.
[27]周小亮, 卢雨婷. 区域经济发展中利益失衡的空间计量分析与成因解读[j]. 社会科学研究, 2015(1): 82-89.
[28]周小亮.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:理论回溯与框架设计[j]. 学术月刊, 2015(9): 15-26.
[29]周小亮. 民生问题求解路径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脉络探索[j]. 马克思主义研究, 2015(8): 61-69.
[30]卢雨婷, 周小亮. 知识与技术耦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4(12): 135-141.
[31]周小亮, 赵立坚. 政府权力与群体间收入差距关系研究[j]. 东南学术, 2014(6): 38-51.
[32]周小亮, 罗莹. “民生财富系统”论:一种新的发展观[j]. 学术月刊, 2013(11): 97-106.
[33]蔡乌赶, 周小亮. 企业生态创新驱动、整合能力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[j]. 财经论丛, 2013(1): 95-100.
[34]周小亮, 韩涌泉. “唯物史观”视角下偏好演化及其应用分析:基于“生产方式一人的本质一个体偏好”互动演化[j]. 政治经济学评论, 2012(4): 135-149.
[35]周小亮, 刘万里. 包容性发展水平测量评价的理论探讨[j]. 社会科学研究, 2012(2): 1-8.
[36]周小亮. 保障改善民生制度建设的理论回溯与框架构建[j]. 福建论坛, 2012(12): 11-18.
[37]周小亮. 重大利益协调视角下包容性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[j]. 当代经济研究, 2012(1): 65-74.
[38]周小亮. 优化居民收入分配格局[j]. 社会科学研究, 2011(2): 33-39.
[39]周小亮. 包容性发展理论基础与重大利益协调路径的框架性研究[j].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, 2011(6): 56-71.
[40]周小亮, 孔令军. 体制改革绩效评价应从单一维度标准转向多元化标准[j]. 马克思主义研究, 2010(1): 31-40.
[41]李广培, 周小亮. 生态化技术创新转变的制度条件及其演进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0, 27(12): 24-27.
[42]周小亮, 笪贤流. 利润最大化的理论困惑与现实困境:企业和谐发展目标的现实理论假说[j]. 制度经济学研究, 2009, (2): 157-179.
[43]周小亮, 笪贤流. 效用、偏好与制度关系的理论探讨[j]. 学术月刊, 2009(1): 75-85.
[33]周小亮. 危机成因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与中国和谐改革发展之思考[j]. 经济学动态, 2009(4): 59-62.
[45]周小亮. 协调利益关系应走财富均衡增长之路[j]. 马克思主义研究, 2008(4): 59-67.
[46] xiaoliang zhou, xiangxiang sun, yuping yang, yanhua chen. fdi inflows, market fragmentation and their impact on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: an empirical study in china[j].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, 2020, 29(4): 2969-298.
[47] sun x, zhou x, chen z, et al.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,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: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[j].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, 2020, 706: 1-10.
[48] wugan cai, xiaoliang zhou. on the drivers of eco-innovation: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[j].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, 2014, 79: 239-248.
[49] wugan cai, xiaoliang zhou.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path-creation of new strategic industry by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[j].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, 2013, 1211-1216.
[50] xiaoliang zhou, xianliu da. the analysis of the feasibility of comprehensive profit target[j]. world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, 2010, 1(4): 652-674.